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六个改变和加强)[1]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手机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基本理念: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2]。
1.1面向全体学生
《科学》课程是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课程标准就是学生在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所应当达到的科学素养的基本目标。无论学生存在着怎样的地区、民族、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的差异,也无论学生存在的性别、天资、兴趣等差别,《科学》课程均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这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
面向全体学生,还意味着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
1.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科学》课程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入门课程,应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机,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本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情境,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应挖掘《科学》课程本身所蕴含的德育要素,进行科学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教育,与其它课程及各教育环节一起,共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奠定基础。
科学教育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应当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等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能动地发挥作用,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主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1.3体现科学本质
掌握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是《科学》课程的目标之一。使学生领悟科学思想、逐步形成科学观念是进行科学知识和技能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是领悟科学思想、逐步形成科学观念的要求。应当使学生理解自然界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且通过科学探究而不断发展。还应当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是一项人人都应当关注和参与的社会事业。所有这些对发展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有重要的作用。
2.4突出科学探究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和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2.5反映当代科学成果
科学是一种不断发展、具有进步性的社会活动和社会文化形态,因此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科学》课程要反映当代的科学实践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应当让学生了解一些他们能够接受的现代科技的新知识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了解现代科技对建设新农村、新城镇、新社区和改善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作用,从而使他们意识到科学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树立学好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将来服务社会、振兴中华的理想。
总之,《科学》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探究活动为基本学习方式,精选内容,整合安排,以实现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注释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4页。
[2] 教育部:《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
|